白云石砂的烧结是非常困难的,纯的白云石烧结温度极高(1900~2000℃)。白云石难于烧结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白云石的煅烧产物CaO和MaO都是高熔点氧化物,低温下不可能将它们烧结至高密度;其二,在通常烧结温度下,MgO-CaO二元系中不存在MgO与CaO的化合物,CaO与MgO的固溶量也极为有限,而且Ca2+在MgO中和Mg2+在CaO中的扩散系数均很小,低于1900℃下不可能通过固相扩散使CaO与MgO的混合物致密化;其三,白云石煅烧后形成团聚结构,烧结理论表明仅靠固相扩散不可能使具有团聚结构的坯体烧结致密。
体积密度是镁白云石砂的重要质量指标,它反映出熟料的烧结程度,并直接影响到熟料的抗水化性能(粉化率)。以镁精矿轻烧粉与消石灰配合生产镁白云石砂时,混合料的混磨细度对熟料体积密度的影响以及体积密度与粉化率的合成镁白云石砂的烧成温度与所用原料、原料中杂质含量、烧成设备有关。一般烧成温度为1650℃左右,烧成温度愈高,熟料的密度增大(在烧结温度范围内)、强度愈高保温时间对镁白云石砂致密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总的来讲,大理石、石灰石和白云石这三种石材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交替使用。但即使是属于同一类别的石材,其物理属性也各不相同。在决定哪一种石材最适合使用前,要将石材的吸收性、密度和结构上的完整性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可以借鉴其他建筑物的石材使用情况。比如,一座有100年历史的建筑物的外墙就可以作为我们外墙工程的参考。石灰石的吸收性较强,鉴于这一特点,我们在用石灰石铺设地面等区域时,要将乱涂乱写等日后易出现的污染考虑在内。在易受环境损坏、受重压的区域要使用密度大且吸收性小的石材。
同时也会更容易被偶联剂浸润,高品质白云石砂子从而更倾向于与聚合物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结;对于纳米碳酸钙来讲,它紧密的包覆在微米级粒子表面,总体尺度为微米级,所以不存在分散问题,白云石粉作过滤材料用于水处理,特别是使用于从饮用水到工业用水、游泳池用水等的中和,以及除铁、锰、硅酸盐等用途,白云石砂子这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并且整个颗粒内部为实心核,不象团聚体那样存在空隙,减少了缺陷的发生;纳米包覆粒子具有碳酸钙的优点,可拓宽其他颜色发暗的粉体的使用领域;由于表面包覆的碳酸钙是纳米级,
白云石存在于结晶石灰岩以及其它富含镁的变质岩中,部分产于热液矿脉和碳酸盐岩石的孔穴内,偶尔作为各种沉积岩的胶结物,为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岩矿物。台湾白云石之造成系镁质交换石灰岩之钙质而成,主要赋存于先第三纪大南澳片岩下部之结晶石灰岩带,呈凸镜体、层状或不规则矿囊。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摩氏硬度值(MOH)在3.5到4之间。白云石在外观上看来非常接近石灰石,事实上,在发现石灰石沉积物的地区,也会经常发现白云石。大多数白云石的沉积物含有一定比例的石灰石。区别白云石的重要依据是岩石中白云石矿物质的含量不少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