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取约0.5g试样(至0.0001g)于镍坩埚中,加约2g氢氧化钾,置于低温电炉上熔融,经常摇动坩埚,在600-650℃继续烙融15-20min,旋转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着在坩埚内壁,冷却。用热水浸取熔融物于300mL塑料杯中,盖上表面皿。一次加入i5mL硝酸,再用少量盐酸(1+1)及水洗净坩埚,控制体积在60mL左右。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加入固体氯化钾至饱和(过饱和量控制在0.5-1.0g),加10ml15%氟化钾,用塑料棒搅拌,放置7min,用塑料漏斗或涂蜡的玻璃漏斗以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5%氯化钾溶液洗涤塑料杯2~3次。
白云石烧结的特点主要取决于煅烧温度、时间和杂质组成及含量。白云石在1700〜1800℃温度下煅烧后,方钙石、方镁石晶粒尺寸长大,使体积稳定,密度提高,一般可达3.0~3.4g/cm3,有抗水化能力。为达到一定的体积密度,可以采取提高煅烧温度或者延长烧结时间的方法来实现。天然白云石煅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氧化物SiO2、Al2O3、Fe2O3等与CaO反应,形成一系列含钙化合物,并随温度升高伴有液相产生,最终实现天然白云石在液相参与下的烧结。
白云石粉为制造镁钙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白云石为CaCO3和MgCO3的复盐,化学表达式为 CaMg(CO3)2,含 CaO 30.4%,MgO 21.7%,CO2 47.9% 。加热后,白云石中的MgCO3在750℃左右分解;CaCO3在950℃左右分解。白云石和冷酸缓慢作用。白云石为三方晶系的矿物,其折射率nm =1.681〜1.695,np= 1.500〜1.513,相对密度2.8〜2.9,硬度3.5〜4。白云石矿床属于沉积矿床,其成因又分为海相沉积白云石矿床和泻湖相沉积白云石矿床。
一般说来,人们通常用硬度测试法和酸性测试法这两种方法来区别石灰石和白云石。摩氏硬度测试法(MOH)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测试法,即用另外一种已知硬度的金属来刮擦这种石材。由此测得白云石的硬度值介于3到4之间。而酸性测试法则是将稀释后的盐酸涂布到石材表面,石灰石反应强烈,而白云石反应不太明显,表面会形成粉状物。如果以上测试效果不明显,则需要做实验室分析。若能知道石材的来源矿,则矿物质种类和成分就会一清二楚了。
同时也会更容易被偶联剂浸润,从而更倾向于与聚合物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结;对于纳米碳酸钙来讲,它紧密的包覆在微米级粒子表面,总体尺度为微米级,所以不存在分散问题,白云石粉作过滤材料用于水处理,特别是使用于从饮用水到工业用水、游泳池用水等的中和,以及除铁、锰、硅酸盐等用途,这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并且整个颗粒内部为实心核,不象团聚体那样存在空隙,减少了缺陷的发生;纳米包覆粒子具有碳酸钙的优点,可拓宽其他颜色发暗的粉体的使用领域;由于表面包覆的碳酸钙是纳米级,
体积密度是镁白云石砂的重要质量指标,它反映出熟料的烧结程度,并直接影响到熟料的抗水化性能(粉化率)。以镁精矿轻烧粉与消石灰配合生产镁白云石砂时,四平高纯度白云石粉混合料的混磨细度对熟料体积密度的影响以及体积密度与粉化率的合成镁白云石砂的烧成温度与所用原料、原料中杂质含量、烧成设备有关。一般烧成温度为1650℃左右,四平白云石粉烧成温度愈高,熟料的密度增大(在烧结温度范围内)、强度愈高保温时间对镁白云石砂致密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